我们都清楚四六级的重要性,可不少同学总抱着 “只要最后考下来就行,不用急着这次过” 的心态,把考试一次次往后推。但事实是:对有些同学来说,12 月不是 “可选的考试机会”,而是 “不能错过的关键节点”—— 一旦失手,可能影响毕业、保研、考公,甚至打乱整个大学规划。如果你属于以下 4 类情况,这次四六级,你非过不可!
01. 刚升大四的同学
对刚升大四的你来说,别觉得 “明年 6 月还有一次机会” 就掉以轻心 —— 明年 6 月,你要面对的是毕业论文答辩、春招面试、毕业季琐事(拍毕业照、办离校手续),时间会被拆解得支离破碎,根本挤不出完整的 1 小时用来背单词、练听力。
12 月这次考试,其实是你最后一次能集中精力备考的机会。更关键的是,全国近 20% 的高校会将四级与学位挂钩,明确要求 “必须通过四级才能授予学士学位”。一旦 12 月没过,明年 6 月再考若仍失利,可能面临 “延期毕业”,不仅拿不到学位证,还会错过春招黄金期(3-5 月),让应届生身份白白浪费。
所以对大四党来说,12 月四六级不是 “可过可不过”,而是 “必须过”—— 这是你顺利毕业、衔接未来的 “必经关”。
ps:据高校教学管理调研,明年 3-6 月,大四学生 40% 的时间将用于毕业论文,30% 用于春招面试,留给四六级的只剩 10% 的碎片化时间,学习效率会骤降 60% 以上。
02. 打算保研、考研的同学
常听人说 “想保研 / 考研,从大一开始准备”,这话并非夸张内卷,而是保研 / 考研的 “隐性规则”:保研时,四六级是比绩点、论文更基础的 “敲门砖”—— 很多 985 院校保研初审,会直接把 “四六级没过” 的学生筛掉,哪怕你绩点 3.8、有科研经历,也没机会进入面试。
申请保研的时间大多在每年 8-10 月,若你 6 月四六级成绩不理想,12 月就是 “最后一次刷分机会”,错过就只能放弃保研。而考研更需要重视四六级:两者核心能力高度重合 —— 四六级的长难句分析、阅读逻辑,和考研英语一 / 二相通,复习四六级相当于给考研英语打基础;更能借 12 月考试检验复习效果,比如 “阅读正确率低”,就能及时补长难句短板。
ps:985 院校保研细则中,英语水平(含四六级)在综合成绩中占比高达 10%-20%,浙江大学更是将六级分数按 1.2 倍折算计入总分。更残酷的是,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保研复试中,65% 的导师会优先选择六级 500 + 的学生,即便该专业英语权重仅占 10%。同时考研复试中,有四六级成绩单的学生通过率比无成绩单者高 18%。
03. 打算考公的同学
近几年国考、省考的 “四六级门槛” 越来越明显:翻看 25 国考岗位表就会发现,近 30% 的岗位明确要求 “四级 425+”,像外交部、海关、税务局等核心岗位,甚至要求六级成绩。
更关键的是,国考、省考中 “应届生岗位” 的竞争难度远低于往届生岗位(应届生竞争比常达 1:20,往届生常达 1:50 以上)。但国考一般 10 月底报名、省考次年 2 月报名,若你 12 月没过四六级,报名时审核根本通不过 —— 到时候连 “应届生岗位” 的门槛都摸不到,只能去卷竞争更激烈的往届生岗位,上岸概率大幅降低。
所以只要你有考公的打算,12 月四六级就是 “必须跨过的坎”:过了,才能抓住应届生优势;没过,可能连报名资格都没有。
ps:2025 年国考数据显示,23.7% 的岗位明确要求四六级成绩,其中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的占比高达 25.3%。外交部、海关等热门岗位不仅要求六级,更有 38% 的职位标注 “六级 500 + 优先”。
04. 不知道未来方向的同学
对大一新生、刚升大二的你来说,就算还没确定未来是实习、升学还是考证,也一定要尽早过四六级 —— 它是你大学阶段的 “保底技能”,相当于 “进可攻、退可守” 的基本保障:未来不管是投大厂实习(很多实习网申要求填四六级成绩)、考专业证书,还是临时决定升学,有四六级成绩总比没有强,多了份选择权。
更要注意:不少院校有 “缺考惩罚”,河南农业大学、郑州经贸学院等超 50 所高校明确规定,无故缺考将取消下次报名资格。一年只有 2 次四六级考试机会,缺考一次就少一次,要是再被取消资格,很可能到大四还在为四六级焦虑,打乱整个大学节奏。
对你们来说,12 月考试不仅要 “尽量过”,更要 “避免缺考”—— 珍惜每一次机会,才能不用在未来为 “当初没重视” 后悔。